沿石雖不起眼,卻對道路的整體美觀與功能起著關鍵作用,而拼接縫的處理直接關系到路沿石安裝效果。要確保拼接縫緊密美觀,需從多個環節精準發力。
前期準備是基石。在材料挑選上,務必保證路沿石規格統一,厚度、長度、高度的誤差控制在極小范圍內,可使用專業測量工具逐一核驗,偏差過大的路沿石堅決不用,以免后續拼接困難。場地清理同樣重要,將安裝區域的雜物、塵土、松散砂石徹底清除,創造平整堅實的基礎,防止因基底不平導致路沿石鋪設后高低起伏,影響拼接效果。
安裝過程是關鍵。精準放線定位不可少,依據設計圖紙,用經緯儀、水準儀等儀器拉出精準的基準線,確定路沿石的準確位置,確保每塊路沿石的走向筆直,為緊密拼接奠定基礎。鋪設時,采用“擠漿法”操作,先在基底鋪一層厚度適中的水泥砂漿,將路沿石輕放在砂漿上,再用橡皮錘輕輕敲打路沿石側面,使它緩緩移動,讓相鄰路沿石緊密靠攏,擠出多余砂漿,期間不斷用水平尺校準水平度,保證頂面平齊。
對于較長路段,需設置伸縮縫,合理的伸縮縫間距既能適應溫度變化引發的熱脹冷縮,又不會破壞整體美觀。一般每隔 3 - 5 米設置一道,縫寬控制在 10 - 15 毫米,并用瀝青麻絲等柔性材料填充,填充時壓實、填飽滿,避免縫隙外露影響觀感。
后續處理是保障。待路沿石安裝完成、砂漿初步凝固后,要對拼接縫進行二次清理,用小毛刷、鋼絲刷等工具掃去殘留砂漿,使拼接縫線條清晰。對于細微不平整或縫隙不均,可用手提打磨機搭配精細砂輪片打磨修整,打磨時把握好力度與角度,以達到拼接縫寬窄一致、表面光滑的效果。進行整體外觀檢查,從不同角度審視路沿石拼接情況,對發現的瑕疵及時返工處理,確保整條路沿石帶拼接緊密、美觀大方,為道路增添亮麗風景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