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冬季低溫環境中,透水磚的透水孔確實面臨凍裂堵塞的風險。當氣溫降至冰點以下,滲入透水孔的水會結冰,水結冰后體積膨脹,產生的膨脹力可能對透水磚的結構造成破壞,進而引發透水孔開裂。而且,如果冰層持續累積,會直接堵塞透水通道,使透水磚失去透水功能。
現代透水磚在研發與生產過程中,已針對這一問題采取了諸多防護措施。一方面,從材料選擇入手,優質透水磚采用具有一定抗凍性能的混凝土、陶瓷等材料。例如,以高強度水泥為基料,摻入適量的硅灰、纖維等添加劑,硅灰能填充水泥顆粒間隙,優化微觀結構,提升密實度與抗滲性;纖維則如同微型“鋼筋”,增強材料韌性,使其能更好地承受凍脹應力,減少透水孔受損幾率。
在透水磚的結構設計上也暗藏玄機。部分透水磚內部設置有導水通道與儲水腔室,當外界氣溫降低,滲入的水優先流入儲水腔,延緩在透水孔內結冰的速度,為水分自然蒸發或下一次升溫融化爭取時間。即便有少量冰形成,其產生的膨脹力也能在相對寬敞的腔室內得到緩沖,保護透水孔壁。
施工環節同樣關鍵。在鋪設透水磚時,合理設計排水坡度,確保磚面不積水,減少滲入透水孔的水量;鋪設基層采用透水性良好的砂石材料,并設置排水管道,加速積水排出,降低磚體周圍土壤的含水量,從根源上減輕低溫凍害影響。